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现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形成林科特色生态文明学科体系。现有林业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1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建有江苏高校“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学科交叉中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林学获评A+、风景园林学获评A-。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建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先进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南方现代林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0余个。
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高水平特色大学,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并为其搭建施展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学校,共创南京林业大学美好明天!
一、申请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二、支持方式
海外人才依托我校申报并入选者:
(一)国家支持:
1.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 资助期限:3年。
(二)学校支持:
(1)岗位:直接聘为教授职务,事业编制。
(2)薪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待遇一人一议。
(3)住房:提供校内三室过渡住房一套,拎包入住;并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和购房补贴。
(4)科研经费: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
(5)配套措施:提供办公及实验室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博、硕士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6)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
(7)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级和江苏省级项目。
特别说明:
1.海外人才依托我校申报未能入选,但经专家评审认定达到我校“水杉学者”D类人才,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双创计划”。
2.海外人才依托我校申报未能入选,可同步申请我校水杉英才。
三、申请方式
1.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优青(海外)申报+姓名”,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2.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5年3月3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要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承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申报人和用人单位要认真填写申报材料,填写详细的身份证号、护照号和工作履历信息,并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4.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南京林业大学,由科技处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四、联系方式
优青项目(海外)申报事项咨询:
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
联系人:马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86-25-85428972,86-25-85427774;
邮箱:mengtao@njfu.edu.cn。
其他事项咨询:
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刘老师,钱老师;
联系电话:86-25-85428356,86-25-85427420;
邮箱:grb@njfu.edu.cn。
学院(所、中心)联系人、联系方式及学科方向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